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欧洲进入团战模式。
时值壮年的法国艺术家乔治·勃拉克(1882-1963)应征入伍,第二年,他就挂彩了,且伤得不轻,只好退伍。
1917年,勃拉克重新开始绘画创作,并在一战结束之后完成了一批以静物为主题的作品。
这些静物画,较之1907-1914年间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大胆与创新,多了些高贵与趣味。
他的画风依然是立体主义的,当然勃拉克也不尽然是只画静物,有时也会画一些风景,主要是海景,全凭回忆画的。
勃拉克在1905年的秋季沙龙上第一次接触野兽派,受到启发,他在1906年到1907年之间,对这种新绘画技法进行了短暂的试验。
在《房子后面的树》这幅油画中,他使用了野兽派鲜明、明亮的色彩,宽阔的深色轮廓,平坦的空间,以及未加修饰的地面。
此时,布拉克正在法国南部作画,尤其是在拉乔塔和埃斯塔克的渔村,那儿搁浅的渔船、成排的破渔网和沙滩上晒腩的女人……都是很好的绘画题材。
人物形象几乎没有出现在他的画中,除了在1922-1927年间完成的精美系列《卡内福尔》;这些作品可能是对毕加索的大幅女人像的回应,以及勃拉克在当时的新古典主义氛围下做出的反应。
事实上,勃拉克很快就回归了传统,成了一位典型的法国画家,继承了法国绘画的优秀传统以及古典主义传统。
勃拉克受到古希腊的诗歌与艺术的影响而创作的作品,也可被视为他新古典主义的一种表现,他的腐蚀铜版画和4幅神话题材的石膏像,以及大部分的雕塑作品,其中都能看到古希腊艺术的影子。
勃拉克在1920年之后完成的作品具有惊人的风格统一性。
尽管勃拉克的作品内容范围不广,但可以说出现了新的主题,而且每次表现都跟一种新的处理线条与体积、形状与色彩的关系的手法相联系。
他的静物画往往色调幽暗,但色彩丰富、厚实,着重表现体积感。
从1928年起,他的色彩变得明亮,颜料涂抹在颗粒性很强的载体上,变得十分流畅而不再那么感性。
当看到勃拉克1929年的油画《餐巾环》时,首先吸引人注意的是这幅画前景和背景的对比。
前景包括一张桌子,一个水罐,一个盘子,两个苹果和一个梨,一个玻璃杯,一张餐巾,上面有一个餐巾环。
除了白色餐巾纸之外,每一件物品都使用了低强度或中性色。
这些蓝色不仅为作品增添了质感,而且在与苹果和花瓶的棕褐色对比时,提供了一种平静和诱人的视觉效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的作品成为一些大型的装饰性综合作品,色彩鲜丽,充满了奇思异想和活泼感,物体在一个没有压力感的空间中伸展、扭动或舞蹈。
同时,勃拉克尝试在一些构图中重新引入人形,这些人物以有趣的、从两面看的侧影出现,包括正面与侧面,一面表示明面,一面表示暗面,让人想起毕加索在此之间的一些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画出了一些更为严肃的、沉重的作品,仿佛是对当时形势冷峻的时代反映,比如油画《面包》。
从1947年起,艺术家由于疾病而不得不时常中断工作,但在1949-1956年间,他完成了“画室”系列。
这是由8幅油画组成的组画,具有一种悲伤、难懂的张力,艺术家仿佛固执地要在画中放入他的所有回忆,以及他作品的所有探索与主题。
在某些画作中,出现了一只鸟,它在一个抽象的空间中展开翅膀。
勃拉克在1952-1953年间,为卢浮宫博物馆的伊特鲁利亚馆天花板作装饰时就以此为主题,成为这位艺术家思考与探索中的最后一个主题,显示出艺术家在他的最后作品中,好像感到了要逃出他一生绘画的封闭而无活力的世界的需要。
他还为瓦朗热维勒镇的圣多明我礼拜堂,以及圣贝尔纳礼拜堂制作了彩绘大玻璃的草图样稿。
他的作品在巴黎有收藏,在全世界的各大博物馆中也均有收藏。
虽然勃拉克的作品并没有举办过太多的大型回顾展,但是,在巴黎、华盛顿、纽约和巴塞尔为他举办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主题性大型展览。
法国画家勃拉克是一位智慧型的画家,他稳重而精练的绘画作品,非常耐人寻味。
美术评论家史达尼斯·佛梅曾说:“什么是绘画?用勃拉克的艺术来回答最贴切,他画中的方寸世界,就足以阐释绘画的本质。”
他是立体画派创始人之一,影响力不在毕加索之下,却没有后者出名
END
版权说明:图文来自网络,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