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由来 首先我们要清楚,作为一个名词“和田玉”的历史并不久远,虽然难以精准考据,但其广泛应用绝不会早于乾隆二十四年设置和田办事大臣的时间点。
那么在伴随我们成长的这几千年里。咱们又是如何称呼和田玉的呢?其实很简单,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就直呼其为“玉”,也就是说我们只认可它为玉。如今很多人认为可以归纳入广义玉石的物质,古人多会解读为“石之似玉者”。
那么时至今日,我们又是如何定义和田玉的呢?其一“和田玉”这个名词本身便是科学向世俗妥协的产物。按照珠宝学的惯例,任何天然宝玉石的名字中都不可以包含有地名,一旦包含地名则意味着其为非天然物质,例如苏联钻石、捷克钻石,那都不是天然钻石。
其二,和田玉的学名为“软玉”,其定义仅限制了是由透闪石阳起石为主要矿物构成的玉石,并未限制其产地。第三,任何区域所产出的该成份玉石均可称之为和田玉。反之和田玉这个软玉的代称并不具备产地含义。也就是说不光是阳澄湖的螃蟹可以叫大闸蟹,哪怕是莱茵河里的此类物种都可以如此称呼。
虽然有些狭隘,但坦白地讲,从参玉的个人情感角度出发,我还是赞成将和田玉的产区圈定在南疆范围内的。当然这种观点既不科学也不权威,可是我相信许多同好们与我有相似的想法。
可能与大家的想象有些出入,现行的和田玉鉴测标准分为两个层面,其一只要是该类矿物,一概给予出具和田玉证书,如今国内各种名目的检测机构大都是如此操作。
其二是极少数拥有子玉检测技术的单位,严格把控,仅认可南疆范围所产出的子玉为“和田子玉”。(其背后的技术依据十分确凿可靠,详细原理我们在以往的公众号文字中介绍过,在此且不赘述)
如果参玉还是二十年前那个单纯的珠宝鉴定专业学生,我当然会毫不迟疑地站在看似严谨的第二种检测标准一边。 但如今久经世事的我也学会了窥探幕后的利益链条。 执行第一种标准显然是为了支持花钱做证书的商家。 其潜台词无外乎: 你拿来的都是羊脂白玉,回去好好卖,发了大财别忘了回来多掏钱办证。
第二种标准虽然看似铁面无私,实则你去挖背后的主要推动者,就不难发现新疆相关机构的影子,这样就脱不开地方保护的干系了。非南疆产的就不是和田子玉,这逻辑明显有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味道。
作为一个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有完整价值观,会自行做出判断的成年人,我们当然不会轻易为他人所左右,苟同于上述两种观点。客观评价,的确南疆所产的和田子玉整体上质量偏高。但这也并不等同于所有新疆和田玉都要强于其它产区一头,比如碧玉,那就没什么争议,是人家俄罗斯的好一些。
与其它珠宝玉石做横向比较,钻石并不一定只有南非的最好,红蓝宝也不一定只有缅甸、克什米尔产的最棒,它们最终还都是要以具体的颜色、净度、切割、质量为标准,按质定价。
同理,一个成熟的和田玉爱好者,既要能够区分其产地与产状,更要能够以公平的眼光衡量一件玉器的白度、脂粉、细腻度、油润度、糯性、瑕疵、雕工等指标,并综合给出评价,在此过程中当然要考虑产地因素,但又不可陷入唯产地论或者地域黑的泥沼,一切还当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准则。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