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业的冬天到来了?
过去几年,北京798、宋庄、草场地、上海莫干山、五角场800号,淮海路等地爆发式地出现了大批画廊。但在金融海啸袭来之后,“关张”似乎成为这些艺术区中不少画廊的唯一选择。一些观察家因此对中国画廊未来几年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因为中国的艺术家习惯自己单打独斗,或者通过二级市场的拍卖行来完成艺术品交易。在金融海啸之后,随着市场萎缩和收入减少,艺术家对画廊的依赖和信任也将打个折扣。对于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艺术市场最主要的推广力量的画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资深艺术顾问和独立经纪人陆洁民分析,美国当年金融危机时,几千家画廊几乎关掉了一半以上,中国画廊也可能面临类似的洗牌。新兴的中国画廊将面临第一次危机。因为其中很多画廊没有多年积累的经营根底,没有足够“深”的仓库。但比较有实力的画廊会继续经营下去,因为中国的消费潜力尚在。
艺术品可以回归价值导向?
金融海啸之后,艺术品的价格是否真的如很多分析人士所讲,能够回归到与实际艺术价值相符的位置?部分行内人对此并不乐观。“没错,这是一次极好的市场洗牌的机会,能够清理出去一大批的热钱炒家,但是他们很快还是会回来的。”一位资深藏家如此表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很大程度上已经被资本化,相对于股票、债券和期货来讲,艺术品的最大不同或许只在于回报和风险的差异。
但总体上而言,舆论多认为“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艺术市场的主题。
金融海啸是一次艺术“全民教育”?
呼啸而来的金融海啸,让不少近几年新入市的收藏者们遭受了不小损失。不少分析人士因此表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全民教育”机会,可以让更多人理性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为下一步的市场发展提供铺垫。这种说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都得到了验证。但对于中国内地刚刚起步不过十多年的艺术品投资来讲,这个阶段可能仍显超前。毕竟作为一门需要深厚的文化和知识积淀、独特的艺术和经济眼光才能得心应手的投资技术来说,刚富起来不久的中国内地居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