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越来越多的所谓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苍白呆板的脸、浑噩懵懂的眼神、龇齿傻笑的大嘴、呆滞乏神的表情……逐渐成了“中国人”的标志。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警钟响起,以著名书法家言恭达为首的10多位政协委员疾声呼吁,谨防“艺术”丑化中国人形象。
在委员们的联名提案上有这样一段陈述或许最能看出这种丑化的恶果:“在拍出天价的中国现代艺术主力成员的一些作品中,不仅是普通民众甚至连一些国家领袖的形象,都遭到了丑化和诋毁。而这些作品往往以中国身份参与各种世界性的展览。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形象,而在拍卖天价的背后,更引起了众多年轻艺术家的效仿。”
在这些以“丑化”为目的的画面上,中国普通人无论年龄大小、个体还是群体一概用“傻”、“暴”、“呆”的图像符号来表达;对中国已故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形象也乱加歪曲,怎么“丑”就怎么来;还有一些创作甚至丧失了人与人之间起码的尊重,完全以暴力、血腥和暴露隐私等“丑态”呈现。
可就是这些丑化中国人的画作,却在国际拍卖市场屡创新高,有的作品还上了《时代》杂志等全球有影响刊物的封面,甚至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性的展事,那些复制“丑陋的中国人”的中国画家也被冠上“当代艺术”、“潮流代表”等标签,迷惑和混淆着世人视听。
这些丑化中国人的作品之所以受追捧,与西方对中国人形象的历史定位以及西方对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攻势有密切联系。清朝留小辫裹小脚的中国人形象被无限放大,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并没有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中国的崛起而更新换代。同时,西方价值体系也在无时无刻地进行着文化侵略,通过一定的商业操纵,一些丑化中国人的“伪艺术”在拍卖市场上大行其道,有的人误以为这样才能得到西方的认可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翘楚;一些对社会没有深刻认知的学生就被某些美术机构或画廊签约成所谓的“新锐艺术家”;有的人则为了商业利益抛却文化良知一味迎合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无端想象,一些所谓的艺术家就在专门从事制作那些迎合西方“认可”的当代文化垃圾。
“审丑”并非不可以,西方现代艺术曾以“审丑”为主潮冲击过传统美学,但“丑化”并不是“审丑”。艺术的表现可以有残缺、有陋态,但透出的意喻必须是积极的深远的,就像《父亲》布满沧桑的脸庞不会使人产生歧视反能博得感动一样,“审丑”需要透射出人文关怀,达到“审美”的逻辑。“丑化”则是脱离真实的,是一种对低级趣味的迎合,与审美精神背道而驰。
不要丑化中国人的脸!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是该对当代艺术的种种“畸形”发展进行棒喝了。
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群体主要以非体制内的职业画家为主,所以一直处在疏于管理和关注的状态。谨防“艺术”丑化中国人形象,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创作、展示和市场管理的有效机制。当代美术教育和美术管理在这方面也应有所担当,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参加世界性展览、拍卖也应增加必要的审查制度。特别是有关媒体,更不可成为他们的传声筒与吹鼓手。
作为中国的艺术家,有着太多可以挖掘的艺术资源,着迷于“丑化”自己的同胞无异于在出卖自己的灵魂。中国大气磅礴、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呼唤着我们创作出表现当代“中国气派”的艺术佳作。每个艺术家都有创作积极、健康、向上的艺术形象的责任;都应坚持自身的文化立场。弘扬中国气派,这才是当代美术长久发展的立身之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