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和田玉雕刻的三七定律是无数玉雕师总结出的很多玉雕经验和规律,也指引着很多玉雕师们创作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
三分形似,七分神似
玉雕不需要过分追求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但必须在描述手法上一丝不苟。这种艺术思想不仅出现在玉器的雕刻中,也出现在其他艺术形式中。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即通过简单的轮廓来寻求意境的美,从小到大。
三分肤色七分玉体
玉是身体,皮是衣服,先有玉,再有皮,皮靠玉而存在,所以在雕刻中,要突出玉的美,皮的颜色是点缀。这也是对当前过分强调肤色的反映。
三分细腻,七分光滑
玉雕不应过于细腻、劳动密集、线条过于细密,会使玉器显得“伤痕累累”,失去整体感,所以玉雕不追求线条的复杂性,而应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简洁。
三分辅七分主
玉雕的布局也很精致,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主体部分只占七分,还有三分作为装饰,作为衬托,辅助部分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少了没有渲染辅助作用,就会更拥挤。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杰作都是按照这个规则雕刻的。
三眼七玉
在玉雕中,打眼也很精致。打眼器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玉雕的比例和完善程度。如果一件作品占作品体积的30%以上,就会破坏和田玉的自然美。一件比例协调、重力平衡的玉雕作品,可以反映出玉雕作品的氛围、意境、韵味,以及“雕琢”无痕、生机勃勃。
为了继承过去和未来,中国玉雕文化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所以玉雕人肩负着沉重的责任。其实,不止是玉雕,在和田玉收藏鉴赏中,也总结出一套“三七定律”。这对于老玩家来说至关重要,是老玩家们买到好玉的关键。
三分看白度,七分看玉种
很多人觉得和田玉越白越好,其实不然,白度只是鉴赏和田玉的一个指标,真正羊脂玉的表现应该是: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羊脂玉的光泽是微微闪黄,不是同一张白纸一样亮白。
俄料和青海料的白度很高,如果单纯只看白度,那么最白的那块很可能是俄料。内行人看玉,看的是它是什么玉种,暖白种的玉,看的才更舒服。
三分看皮色,七分看肉质
玉皮是外部环境和因素,对玉的侵蚀造成的。环境不同,能够造就玉不同的皮色。绝大部分人把皮色作为是否是籽料的判定标准,买玉必先观皮色。
然而和田玉的皮色,在经过雕匠的巧雕后,方能完全发挥其美学价值,皮好肉好的和田玉,肯定是极品玉,只是不能舍本逐末,因为一块玉皮而忽略玉质本身,在挑选和田玉的时候,首先应当是鉴玉质,毕竟就算是山料,只要玉质优秀,价值也不低于一些肉质平庸的籽料。
三分看亮度,七分看润度
很多新手看玉,喜欢看那种表面油光发亮的,以为这是和田玉的“油性”,其实这是被误导的,和田玉的亮,和翡翠的亮是不一样的。所谓和田玉的亮度应该是“精光内蕴”,看亮度,其实是和田玉的“润度”,所谓润度,乃和田玉在透与不透中的一个值。太透,就没有和田玉的内敛感,太不透,就像一块沉闷的石头一样,没有灵性。
就是恰到好处的透,在润度、细腻度、油润度达到刚刚好,和田玉才能有看上去刚刚好的光泽感,摸上去刚刚好的滑腻感。含蓄的光泽,才是和田玉的玉性。
好玉需遇有缘人,真正懂玉的内行人,方知玉有自己的美,也有自己的缺陷,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珍宝,需用正确的角度去鉴赏它,方能品出和田玉全部的美和价值。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