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经(图)
道教所刻石经,据现在所知,始于唐朝中期之《龙兴观道德经碑》(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比佛教刻经为晚,所刻经数也大逊于佛教。以现在还留存者统计,约有黄帝《阴符经》、老子《道德经》以及《常清净经》、《消灾护命经》、《生天得道经》、《北方真武经》、《升玄经》、《日用妙经》、《洞玄经》等10余种。
北京图书馆藏的道教刻经,各类都有一些代表。以《道德经》为例,就有数种版本。可分二类:一为整张拓片,一为裱本。
拓片类有:①《道德经碑》二张。(景龙二年,708年);②《道德经幢》8张。(开元廿年,公元732年);③《道德经碑》4张。(景福二年,892年);④《道德经》额并侧7张(至元廿八年,1291年)。
裱本类有:①高寿羽 书《道德经》2册(元至元廿八年,1291年)。②顾信书《道德经》一册(元延祐五年,1318年),为赵孟頫书《道德经》的摹本,章钰旧藏,明拓本。经折、剜裱,小字,每面7行,每行字数,满者20。③高寿羽 书《道德经》4册,陈淮生旧藏,明拓本。尾题跋云:四十八年(1783年)贾三鉴购得,曲阳举人张耀先(字思孝)重装。经折,剜表。墨本为112开224页,题字为1页,共225页,每页4行,是一个极为珍贵的版本。
关于佛教、道教刻经的异同,叶昌炽在《语石》(卷四)中有很好的说明:“盖释经之精者,皆大字而碑为多。道书之精者,皆而帖为多。”这是一个很恰当的概括。
图 河北石刻集锦
1、安次县隆福寺长明灯楼
2、易县唐开元廿六年道德经幢及幢亭
3、承德避暑山庄绿毯八韵碑